欢迎访问yl6809永利官网(新闻学院、出版学院)!

交流合作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丨林云柯:“几何模型”与“文学模型”——人工智能(大模型)文学的应用与思辨

发布时间 :2024年12月04日 浏览量 :

20241129日晚,应永利官网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幻研究院的邀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林云柯副教授在yl6809永利官网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418会议室做了题为《“几何模型”与“文学模型”——人工智能(大模型)文学的应用与思辨》的主题分享。本次讲座由永利官网姜振宇副研究员主持,我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赵辉副教授与谈。

讲座现场

林云柯副教授首先以柏拉图的“线段喻”为引子,回顾了“模型”的概念与历史,详细说明了模型如何标识抽象思维与感官实在之间的间隙。模型的功能始终都是对“未定义量”的阐释:欧几里得的几何模型将未定义量完全隐没了;而以解析几何为代表的“非欧几何”模型则通过不断引入新的公理,使不可见的未定义量得到直观表达,尽管这会造成实在世界的“扭曲”。

接着,林云柯副教授结合戏剧作品《熙德》、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小说、王尔德“第四维度”等具体例子,探讨了模型思维在文学创作与理论中的运作。如果以“文学模型”的视角观照文学史,“三一律”是最早的文学模型,而作为未定义量的悬魅之事则是文学中自然而然出现的事物,是文学模型运作的结果。

在分析《弗兰肯斯坦》《克苏鲁的召唤》等科幻作品的基础上,林云柯副教授指出,AI创作的高速增殖类似于计算机病毒的自动复制,可能导致文学的“癌化”,即单调性和同质化。他进一步批判了当前对人工智能创作的过高期待,认为AI创作远未满足人类对文学的真正需求——“好看”。只有当人工智能“想要”写出一个悬魅之事时,才可以说其创作可能具备“文学性”。

讲座现场

随后,姜振宇副研究员梳理了林云柯副教授的讲座内容,并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了进一步阐发。在探讨文学性与第四维度的问题时,老师们抛出了“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第四维度是否存在新的模型”等疑思,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热情,并鼓励同学们勇于“赋值”,积极探索、参与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未知的领域。

oleimage

赵辉副教授、姜振宇副研究员与林云柯副教授交流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人工智能对文学创作乃至人类生存的影响,就“文学性是否源于模型的异质性”“面对能力不断提升的人工智能,我们能否与更强大的他者和谐共处”问题与老师们展开讨论。林云柯副教授回应道,未定义量是模型内部固有的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在于辅助我们构建一个区别于三维空间的规则体系,而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与更强大的他者共存的现实。姜振宇副教授进一步以人工智能对围棋的冲击为例作出解释,认为如果文学能像围棋一样从传统的话语体系中解放出来,或许会迎来更多的可能性,而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探索与思考。

现场同学提问

最后,姜振宇副研究员对林云柯副教授的分享表示了感谢。他强调,本次讲座为我们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实景,点明了人类创造力与机器生成内容之间的具体差异。在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日常生活的时代,人类如何应对技术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姜振宇副研究员鼓励大家亲身实践,积极拥抱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未来。

 

 

 

图、文︱黄宇豪、潘兴月

编辑︱姜振宇

审核︱银浩